“也好,你去帮刘中丞核对将士名单,战死的用朱笔圈出来,把遗孀家人缀在后面。”

    周清领了事,立即屁颠屁颠的走开了。

    “大哥,你行啊。”朱棣给朱标竖了大拇指:“父皇和文官都怕他的难缠,没想到啊,俺记得这叫一物降一物。”

    朱标笑道:“就你皮,快点的干活。”

    “哎。”朱棣笑着答应,开始帮朱标干活。

    周清这是有把柄在自己的手里啊,有这狗腿子也不错,到时候让他咬谁他就咬谁。

    朱标忙到傍晚,战死的着重抚恤,有功的从重奖赏名单,这些都需要一步步去做。

    运回来的药材,北元骑兵,牛羊的贩卖,粮食和俘获的银两登记,那些带回来的草原人安排,明日的献俘大典都得安排好。

    匆匆吃了晚饭,就去御书房见老朱。

    坐在那里批改奏疏的老朱头也不抬的道:“标儿,把桌子的茶给咱拿来。”

    “是,父皇。”朱标端着茶杯走上前:“儿臣有事对父皇说。”

    “你说你的。”老朱手里又拿起一份奏疏,抬头道:“咱先把这份云南来的加急处理下,云南捷报频频传来,是好事啊。”

    朱标等老朱处理完,才清了清嗓子说道:

    “儿臣想为战死北地的将士立碑写传,他们值得被大明百姓记住名字。”

    “之前邓愈和刘虎在北地,咱白天收到信,说将士的骨灰坛明日清晨就会被刘虎运回,加急上说共三万六千五百二十六小坛,足足装了几十辆的马车。”

    老朱手里的笔握了良久后对朱标道:“咱允了。此事并不是什么坏事情,还有你出征之时,给咱的二十万两银子还在,拿来奖赏和抚恤有功之士。”

    朱标点头,他损失了那么多的将士。

    “标儿,大明英烈碑就建在紫金山的附近吧。”老朱起身,拿起茶杯喝了口茶,说道:“咱与你母后的陵寝就选在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就让刘伯温帮他们选一处好地方,全部植松栽柏,禁止百姓上山打柴。”

    “父皇,这……”

    “没啥不合适,那些抗元英烈就在咱的脚下,等百年后,咱跟他们一起帮你守着大明江山,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