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了结吧!”

    ……

    第九日清晨,李彦带上狄仁杰和郭元振,挑选了一队巡察卒,走向皇城贡院。

    学舍前,陈御医正在和两名医佐说话。

    李彦本以为他们是讨论医药问题,近了一听,才发现他们居然在说月考。

    唐朝的医学科目,分的其实挺细,所有在太医署内学习的学生,都有学制。

    比如体疗科内科的学制为3年、疮肿科外科和少小科儿科学制为5年,耳目口齿科五官科学制为4年,角法科外治法学制为3年。

    这几年的学习过程中,考核也非常多,每一科的教授博士,都要进行月考,太医令则在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季考,最后太常寺在年终进行总试。

    按照这样的学习制度,每个出师的太医署学生,都会是一名合格的医生。

    只可惜实际情况,往往有较大的差距。

    因为古代并没有那么多合格的医生,庸医比起良医更多,而良医里面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当博士,教授下一辈。

    于是乎,太医署的制度很好,却由于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无法一代代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最终不得不变成师生相带。

    比如跟在陈御医身后的两个医佐,就是他学徒中的两位,相当于导师带的研究生。

    见到李彦带队前来,他上前见礼:“李机宜,这是我的两位徒儿,这段时间主要是由他们照顾病患。”

    双方通名见礼,陈御医就告辞了。

    李彦微笑:“辛苦两位,中毒的士子经过八天的修养,情况怎样?”

    年长的胡医佐道:“回李机宜的话,圣人亲赐了不少补充元气的药材,目前士子都已清醒,只是有些人体质虚弱,白日哪怕偶有昏睡,也可讯问了。”

    李彦点头:“很好,名单给我吧。”

    他之前就判断出,下毒灭口的凶手,十之八九就藏在这群病患中。

    但那个时候,众士子上吐下泻,基本都处于昏迷状态,根本没法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