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忙快走几步,恭敬的对重玄子道,“师尊,弟子返回川中后,未能第一时间赶来侍奉,还请恕罪。”

    重玄子老道看着庾献有些难以置信。

    不想这个众人口中的大汉国师,竟会是自己的徒弟。

    他惊讶的看了庾献一会儿,方才感慨道,“不想你出山一遭,竟有这样的际遇。”

    接着示意庾献起身,摸着白须,长叹一声,“你的事情,那位已经关照过了。都是为师门历劫,你也身不由己。且在她身边做事吧。对了,这是你师叔,赤金子道长。”

    庾献连忙和赤金子见礼。

    赤金子正仔细打量着庾献,见状,胡乱端起架子应了几句。

    庾献随后才和刘焉互相见礼。

    庾献贵为中两千石高官,地位和刘焉相若,是以席位在众人之上。

    不过因为鬼姬巫颜的因素,刘焉将庾献的席位设在了益州牧府这一侧,和重玄子、赤金子倒似是隔空而望,针锋相对。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庾献一到,刘焉急于借机鼓舞人心,当即假惺惺的问道。

    “国师身负调理阴阳五行的重任,不在长安辅佐天子,何以到我这益州来了?”

    庾献也不吝演技,按照“好吃的软饭”所吩咐的,正色答道,“朝廷衰微,天命不佑。我观王气在西南,刘氏当再兴。贫道来此,不过是顺从天意罢了。”

    庾献说完,内心默默补充了一句,我说的是刘备。

    刘焉听了,假意不悦道,“中兴汉氏本就是刘某的使命,至于天命之事,还请国师不要妄言。”

    嘴上说着,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有了庾献这话,刘焉之后的行动就赋予了天命的色彩。

    除了能骗骗老百姓,更能让投奔他的士大夫有了一个可以掩耳盗铃的借口。

    刘焉说完,对庾献说道,“说来惭愧。国师可能还不知道,本牧为了打通王路,不得不起兵讨伐汉中苏固。可是那守卫剑阁的庞德十分凶狠,今日一战,我益州损兵折将,吃亏不少。国师来之前,本牧正在向鹤鸣宫的两位道长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