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他能有现在的成就,九成以上都要归功于这门功法。

    而第二门功法,则是《定魄神光》,也就是白衣道人所说的《神光之海》。

    但跟《鸿蒙悟道经》比起来,《神光之海》就显得平庸太多了。

    虽说它理论上能无限扩张修行者的识海,但神光之海的壮大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需要修行此法之人日积月累才行。

    而且,虽然理论上《神光之海》的扩张没有上限,但陈道玄修行后发现,修士的修为会制约神光之海的扩张。

    比如陈道玄现在是紫府期,正常来说,紫府修士的识海大概在百里直径。

    而陈道玄现在的识海达到了恐怖的七百余里直径。

    这其中最大的功劳,要归功于神光之海的扩张,所带来的识海扩张。

    但随着神光之海不断扩张,陈道玄发现,它的扩张速度在减缓。

    刚突破紫府期时,他的识海或者说神光之海只有五百里直径。

    而后修行近一年,识海扩张到了七百里直径。

    神光之海扩张到七百里直径后,尽管陈道玄每日仍苦练不辍,但进步的速度却异常缓慢。

    照这个速度,陈道玄想要让神光之海的直径,扩张到可以媲美金丹修士识海的千里方圆,恐怕需要付出的百年以上的苦修才行。

    至于扩张的两千里直径甚至更广,付出的时间不知道该有多久。

    陈道玄觉得,以他的修为,就算寿元耗尽,恐怕都不一定能扩张到两千里直径。

    因为神光之海的扩张,越往后越难。

    因此,尽管神光之海是一门强大的炼神法门,并且一旦激发出来,能够短暂定住他人神魂。

    但跟金色经文给他的《鸿蒙悟道经》相比,两者实在相差太远。

    或者说,皓月与萤火的差距。

    按理说,以金色经文的尿性,倘若《神光之海》真的这么不堪,他识海内的金色经文,绝对不会主动将其传授给陈道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