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朱砂和蜂蜡做什么?还买了油纸?”周镰在回去的路上没忍住好奇。

    “做口脂。”

    周镰惊讶地看向她,她怎么又会一样手艺!

    米元斜了他一眼:“这有什么稀奇的,等桂花开了我给你做桂花头油。我看过几家铺子的头油,像是棘针枝熬出来的,又刺鼻又油腻。我的头油不腻还好闻。”

    “你懂的可真多呀。你不是失忆了么?”

    米元无语,一点儿也不想说这些:“只是有些事记不得了。”她不念过去可不就等于失忆了么,她突然来到这,一无所有像个野人一样住山洞,大半夜的四下无人扯了难闻的皂角叶跑河里洗澡,吃肉也不能自由……

    “哪里可以定做木案么?大一点儿的”米元不想继续顺着他说下去。

    “村里就有,我带你去。”

    村里的刘木匠那是家里祖传的手艺,米元跟他比划了一下做多大的,一块木板上四边都框起来就成,要做四个大木案。这个简单,刘木匠当即表示第二天可以去拿,付了一半定金六十文就离开了。

    两人分开行动,一个多跑几次负责上山搜集原料,特别搜集苏合香树的树脂,这可是好东西,要炼苏和油的。另一个则回周家先忙活起来。

    饶是再怎么忙周镰也不会错过偷学做口脂,不然他图啥呀。

    这回周镰依旧听吩咐控制火头,一边狠狠记着步骤。

    米元将蜂蜡用小火煮化,冷却炼过一遍,使得蜡质均匀润腻。把炼过的蜡再次加热融化,加入一定比例的朱砂搅拌,差不多了便又加入苏和油仔细搅均,时不时用竹片挑一点看看软硬程度。太硬了便再加些苏和油,太软了便添些蜡。

    周镰觉得十分神奇,在一旁勤快地打下手。

    米元看差不多了便灌入已经专门准备好的竹筒内。设计的竹筒容量并不大,口脂这东西本来消耗就不算太快,量多了哪有回头客。竹筒径头约莫半截拇指,长差不多一根拇指长,筒内部早就涂抹过苏和油防止膏脂黏在竹筒内一塌糊涂。

    这一做就做了两种颜色,大红色和粉红色。周镰寸步不离守着口脂,米元打趣他要不要留一支给他用,周镰红着脸点点头,难为情地表示要送给村里一个小丫头。米元大方地两个颜色都给了他一支,把他乐得不行。

    这边口脂才做好不久,那边定做的木案也打发周镰去拿回来了。米元和周镰重新分工,一个做陶坯,一个熬猪油并时不时请教;一个想着挣大钱,一个傻乐着学到秘方了……

    就这么忙活了七天,终于又到了交货的日子,两人摩拳擦掌,一人背一篓还一手挎个篮子。

    两人先去的张府后门,敲门后不一会是个小斯开的门,米元笑眯眯道:“小哥,我们找采买管事张婶!”

    小斯打量两人正是犹豫,米元又补上一句:“我们说好今天来送盘子,她找我买过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