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听了诸葛亮的话,略微皱眉,图本好理解,只是记录敌军的防御态度,点燃狼烟的时间有什么用?魏延问道:“防御态度?点燃狼烟的时间?”
不等诸葛亮来口,刘禅解释道:“你第一次袭击魏军营寨,魏军以为你是真进攻,必定是防御积极,立刻点燃狼烟,通知援兵救援。
多来几次,魏军知道你是做样子,不会真的进攻,有的依旧积极防御,有的则会懈怠,懈怠的关城守军,哪怕你到了城下,他们也会不理不睬,不会向你们放箭,不会组织人手防御,不会立刻点起狼烟请求援军。
到时候袭击哪些营盘,便要根据你的记录来挑选那些防御懈怠的了。”
诸葛亮点了点头:“陛下说的不错,正是这个道理。”
魏延拱手领命:“微臣懂了!必定将每一个营盘的情况都记录清楚。”
诸葛亮又下令道:“赵云,汝率五千兵马,负责二十一至四十号魏军营盘,与魏延同样行事。”
“末将领命!”赵云听了刘禅先前的解释,倒没有什么疑问。
“林啸,汝率五千兵马,负责四十一至六十号营盘。”
“泠苞,汝率五千兵马,负责六十一至七十八号营盘。”
二人拱手领命:“末将领命!”
如此,四百里的防线,七十八坐营盘,诸葛亮将其一分为四,每一个将军大约负责百里范围。
诸葛亮摆了摆手道:“速去行动吧,记住一定要记录清楚。”
“诺!”四人领了军令,拱手退下。
北方,第三十八号营寨。
赵云率领五百兵马抵达至此。
五百兵马在城外鼓噪呐喊,却不进攻。
赵云位于后方,手指毛笔,画着营寨的图本,并且做出记录:第一次领兵骚扰三十八号营寨,敌军防备森严,立刻点燃狼烟请援。
“好了,退兵去下一座营寨!”赵云记录完毕,领军赶往下一个营盘。
次日,赵云再次抵达三十八号营盘,根据守军的情况,再次做出记录:第二次骚扰三十八号营盘,敌军防备森严,却在半柱香后点燃狼烟。
不等诸葛亮来口,刘禅解释道:“你第一次袭击魏军营寨,魏军以为你是真进攻,必定是防御积极,立刻点燃狼烟,通知援兵救援。
多来几次,魏军知道你是做样子,不会真的进攻,有的依旧积极防御,有的则会懈怠,懈怠的关城守军,哪怕你到了城下,他们也会不理不睬,不会向你们放箭,不会组织人手防御,不会立刻点起狼烟请求援军。
到时候袭击哪些营盘,便要根据你的记录来挑选那些防御懈怠的了。”
诸葛亮点了点头:“陛下说的不错,正是这个道理。”
魏延拱手领命:“微臣懂了!必定将每一个营盘的情况都记录清楚。”
诸葛亮又下令道:“赵云,汝率五千兵马,负责二十一至四十号魏军营盘,与魏延同样行事。”
“末将领命!”赵云听了刘禅先前的解释,倒没有什么疑问。
“林啸,汝率五千兵马,负责四十一至六十号营盘。”
“泠苞,汝率五千兵马,负责六十一至七十八号营盘。”
二人拱手领命:“末将领命!”
如此,四百里的防线,七十八坐营盘,诸葛亮将其一分为四,每一个将军大约负责百里范围。
诸葛亮摆了摆手道:“速去行动吧,记住一定要记录清楚。”
“诺!”四人领了军令,拱手退下。
北方,第三十八号营寨。
赵云率领五百兵马抵达至此。
五百兵马在城外鼓噪呐喊,却不进攻。
赵云位于后方,手指毛笔,画着营寨的图本,并且做出记录:第一次领兵骚扰三十八号营寨,敌军防备森严,立刻点燃狼烟请援。
“好了,退兵去下一座营寨!”赵云记录完毕,领军赶往下一个营盘。
次日,赵云再次抵达三十八号营盘,根据守军的情况,再次做出记录:第二次骚扰三十八号营盘,敌军防备森严,却在半柱香后点燃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