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一一看过试题,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诸葛亮说道:“这些试题不错,大司马你有心了。”

    诸葛亮拱手说道:“此次考核,事关关中三十年政治是否清明,微臣怎敢大意?”

    刘禅询问道:“对了,那些官吏都到了吗。”

    “这些天已经陆续到齐了。”诸葛亮点了点头:“这些人听说此次考核的内容如此驳杂,都非常慌乱,甚至有些人还想收买官员获取考题。”

    “地方吏走豪强大姓家族子弟担任,多无真才实学,为祸乡里的反倒不少。”刘禅冷笑道:“朕已差人去调查这些人的品行了,你只需将考题保管好,不要泄露出去即可。

    既然人已经到齐了,明日便开考吧,明日先考经学,和明算,经学和明算是基础,有无真才实学,一看便知。

    后日考吏法和农事,最后考时政。”

    “诺!”诸葛亮拱手领命。

    次日一早,考核正式开始。

    这段时间,诸葛亮在杜县已经整理出了考场,由于人数较多,一个考场根本容纳不下,在杜县,大大小小的考场有十多处。

    上午考经学,下午则考明算。

    如此规模,也算是一大盛事,只可惜,这批人才的质量并不高。

    因为曹真退守长安之后,便将许多官吏给召集到了长安,因为曹真知道,这些人不召集起来,就会被刘禅所得。

    曹真坐镇关中多年,对于关中的人才非常清楚,他召集起来的,大多都是精英,而剩下的,多是歪瓜裂枣。

    很快一天的考核便已结束。

    几千分卷宗,送到了刘禅的府衙。

    刘禅与一众官员抓紧时间批阅,因为地方上现在是处于无官治理状态,刘禅必须尽快挑选出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

    刘禅手里拿的,是数百份明算的考卷。

    明算,也就是算数,在后世就相当于数学,因为平时官府要统筹计支,比如粮草,税收,支出多少,收获多少,都要用到术算,所以明算是考核官吏的一大科目。

    这些其实都是非常简单的算数,复杂一点的,也不过上万的加减法和一元二次方程之类的罢了,比如鸡兔同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