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

    朱雄英已经穿戴好象征大明继承人的冕服。

    他看着全身镜中的那一个一个英姿挺拔的少年,忽然咧嘴一笑。

    “好看!”

    不得不说,大明的服侍是真的好看。

    红色绣着金线五爪团龙储君袍服,微微束腰,加上下面带褶儿的,同样夹杂了金线宽大又不臃肿的裙摆,让朱雄英整个人显得长身玉立。

    腰上,是一条镶嵌了二十块上好和田玉,刻着龙凤图案的玉带,脚下,是软底儿绣着二龙戏珠的黑色朝靴。

    戴上有些沉重的九旒冕,让朱雄英神秘而又威严。

    “殿下!”

    李忠看着朱雄英,笑道:“真好看,像极了太子,若是太子还在……”

    说到这里,李忠突然停住了,眼眶不由得红了。

    他以前服侍太子,如今又服侍太孙,可以说是服侍了朱家两代储君,在他的心里,主子就几乎是他的一切了。

    明朝有许多权倾朝野的太监,鼓动明英宗亲征,结果做了蒙古人俘虏的王振,刘瑾为首的八虎,万历年间的冯保,魏忠贤等等。

    但是现在,旭日初升的大明帝国中,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都极其反感太监。作为国家的掌控者,他们在历史中看到了太多宦官作乱,导致的国家衰落。

    所以朱元璋下令,宫中除了在皇子皇孙后宫伺候的太监之外,其余的太监只能用来干粗活。不许他们识字,甚至不许他们随便乱说话。

    这个政策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时候就被废除了,主要的原因是他需要信得过的奴仆去处理私密的文件,而除了宦官外,其他的集团都不能提供这样的忠诚和机密性。

    这样一定程度上使办事更加迅速和有效率,但也促进了宦官势力的崛起。

    谷分  宦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体有一部分的缺失,同时他们也是掌权者最亲密的人之一,这样的特殊性也造成了他们在华夏的历史上多次影响了朝局。

    对于宦官的处理,朱雄英还是比较赞同老爷子的做法,宦官不应该参与到政事中来,不过朱雄英也不会因此而看低了他们。

    “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