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所有单兵机甲都分为三种模式:装甲战士模式,等同于机械化装甲步兵,有少量装甲防护力,火力弱,机动性一般,能源消耗少,又称为半机甲模式。简易机甲模式,也就是微型机甲,为机师量身定做,比装甲步兵更上一层楼,但能源消耗也增加。全装机甲模式,标准机甲,战斗力更强,消耗能源更多。

    k:战斗力对比:全装模式相当于两倍至三倍简易模式的战斗力,简易模式相当于两倍至三倍半装甲模式。简易模式更适合近战,贴身肉搏。

    :陆战机甲标准武器装备:轻型能量炮,强化合金刀,激光刀或者激光剑。长枪。特殊机甲会有特殊武器装备。能量护盾。特型武器包括火焰发射器,磁暴发生器,速冻,电子干扰器等等。

    :陆战机甲外形:人形,兽形和特殊形态。

    ()陆战机甲代差:

    a:战前,各国陆战机甲的代差划分不是很规范。大致划分为九代机甲。

    b:开战之后,为了统一调拨,统一规范,星际联盟总部将各国在役军用机甲重新划分代差。将已经退出现役的机甲统统摒除在外,现役机甲划分为六代。主要国家使用的都是四至六代机甲。一至三代机甲基本淘汰,只有那些落后的小国家才会使用。

    :机甲代差往往意味着全面提高,简单对比的化,一台五代机甲战斗力大致和三台四代机甲相当。三台五代机甲,战斗力相当于一台六代机甲。当然这只是简单对比,真实战斗时,结果千差万别。往往优秀的机师操作落后的机甲也能战胜高级机甲。

    ()私人机甲。私人机甲往往不太注重远程火力。毕竟私人机甲的主要作用是比赛竞技,讲究近身肉搏的能力。因为设计理念的不同,私人机甲的防护力往往弱于军用机甲。除了近战能力很强之外,远程对战,私人机甲远不是军用机甲的对手。

    、空战机甲,海战机甲和全能机甲

    ()空战机甲。因为空气动力学的原因,空战机甲在性价比上,远不如战机。而登舰作战,使用普通陆战机甲,弹射登舰就能胜任。故此空战机甲只是昙花一现。

    ()海战机甲。进入星际大航海时代,所有星球上的海军,都变得无足轻重。只是地方性的防卫部队,配备有老式的海军战舰,潜艇。海战机甲很少配备,基本也属于可有可无之类。

    ()全能机甲。

    a:还是因为空气动力学和性价比的原因,在战前,全能机甲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各国政府都不去发展这种又费钱又不适用的机甲。全能机甲的出现,是在战争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配合超级基因战士而开发出来的。

    &bsp;b:全能机甲在单纯的陆战方面,并不比陆战机甲更强。但防御力更高些。越是高级的全能机甲,防御能力就越强。自然是因为超级基因战士的稀缺,每一个人都要妥善加以保护。此外,全能机甲拥有不逊于战机的飞行能力和空战能力。也拥有海战能力,还能在特殊地形战斗。比如火山,冰原,沙漠,森林等等极端的环境地形,全能机甲同样能够适应。

    &bsp;:高级全能机甲,维生系统完全可以媲美一艘重型巡洋舰,独立进行长距离的星际飞行,并且进行空间跳跃,穿越虫洞。不过一般很少有人使用这种模式,能量消耗太大,战斗时机甲就会变得很脆弱。

    &bsp;d:全能机甲最主要的变化有几个:一是飞行,二是全能武器,机甲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能化为武器攻击敌人。

    、各类机甲参数。

    ()三代以下单兵机甲,以标准主战机甲为例,一般总重不超过五十吨,人形机甲身高不超过四米,兽形机甲身高不超过三米,身长不超过五米。能量炮口径不超过一百二十毫米。携带能量枪,防护力弱,武器装备单一,攻击不能多元化。公路行进速度每小时两百公里以下。短时间内战场突击速度可以超过三百公里。有短距低空飞行能力,一次性飞行距离约为两千米,基本上所有河流都不成为突击障碍。四枚近程防空导弹。

    ()四代机甲,总重在六十吨以下,能量炮口径不超过一百二十毫米,防护力强于三代机甲,蓄能速度更快,攻击频率更高,反应更敏捷。活动能量炮,可以取下来,手动发射。配备能量机枪,火焰发射器,和四枚近程防空导弹。改装之后,有中低空飞行能力,可以进行一定的中低空空战缠斗。太空之中,有搭载平台,可以进行短时间太空战斗。人形机甲身高不超过四米,兽形机甲身高不超过三米,身长不超过五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