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点欲言又止······

    “程将军,有什么话就说吧。”

    “徐侯,末将给徐侯添麻烦了。自古就没有将帅调动而军卒也跟着调防的故事,朝廷和节帅的诏令到了以后,末将已经尽力了。”

    “可仍然有四成左右的将士,末将做不好撤离的工作。”

    “徐侯,他们都是军卒,甚至是三代为大盛驻守西域的军伍之家。正是因为如此,基本上都在安西成家了,所以不想离开。”

    “虽然现在是募兵制,随时都可以解甲归田。但是,几代军伍,末将担心解甲后,他们在安西很难生存。”

    “所以,想从徐侯这求个情,让徐侯能收留他们······”

    四成呀,也就是将近有四五千原安西军的将士准备留下了。

    不得不说,徐义是真的很顺。

    对于程千里而言,甚至说对于哥舒翰而言,这都是给徐义找麻烦了。安西这地方,也就只有供养万数军伍的财力。

    徐义本来就带着万数人了,再留下四五千军卒,这是增加安西的负担了。

    可对于徐义来说,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了。

    “程将军,都是为大盛驻守边疆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军伍,自然不能看着他们没口饭吃。程将军请放心,这些人我接下了。”

    神策军最适合大军团作战,却不太适合守城。徐义正考虑如何招募安西各地的驻守军卒呢,没想到瞌睡就有枕头送来了。

    尽管徐义拟定的原则是和靖,不以杀戮治理安西,可必要的武力还是必须要有的,还是必须在每一个城池都保留。

    相当的捉襟见肘,居然这时候有这样的好事······

    见徐义如此痛快的接管了想要留下的军卒,程千里千恩万谢,却几乎一时都不想耽搁的,就着急把名录交接了。

    程千里是没资格跟徐义拉扯的,自然有神策军的将领跟他交接。

    “四成,五千人呀!主公,恐怕这些人的粮饷,这程千里都带走了。”

    这是惯例,薛嵩长期在外任职,很清楚边州将领的做法。那些同属于一个节度使的军伍尚且如此,更何况这是留给神策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