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靖康之耻,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至Si都没能返回大宋都城汴京,大明没有重蹈覆辙!

    千百年後史书上,不至於有无b屈辱的描述!

    “天佑大明,还请陛下尽快答覆瓦刺使团,迎接太上皇回京。”

    内阁首辅陈循同样出列赞同,迎接大明皇帝回京是绝对的政治正确,六部已经抢先一步,内阁自然得表明态度。

    “还请陛下迎接太上皇回京!”

    刹那间满朝文武纷纷躬身请命,距离勳戚大臣上次奏疏已经过去月余,新君始终没有给个明确答覆。现在鞑虏彻底放弃了谈判要挟,这要还不把太上皇给接回京,简直就是大明之耻!

    面对这群情激愤的场景,朱祁钰把目光望向了沈忆宸,同时眼神中充斥着一种绝望。他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沈忆宸做不了什麽,无非就是抱着可笑的期盼罢了。

    “陛下,臣有不同意见,太上皇应当暂缓回京!”

    伴随着大殿内外不可置信的目光,沈忆宸终究还是站了出来反对。

    历史已经在自己的手中改变,如果明英宗朱祁镇提前回京,那麽景泰帝朱祁钰大概率无法守住皇位,下场会极其悲惨。

    原因无他,封建社会“正统”二字无法撼动!

    为什麽历史上朱祁镇丧师辱国,并且在南g0ng囚禁七年之後,却依然能够轻松的夺门成功复辟?

    哪怕绝大多数没有参与Zb1an的大臣,包括于谦这种深受景泰帝朱祁钰皇恩这些“心腹”,却依旧选择了拥护朱祁镇复辟上位。就在於他们心中的正统皇位继承人,始终是朱祁镇两父子,而不是景泰帝朱祁钰!

    早在先秦时期,就确认了嫡长子继承制,数千年演变下来已经成为金规铁律,甚至超越了祖宗之法不可变。

    朱祁钰是个庶子,没有继承明宣宗的法统,理论上土木堡之变後明朝最有资格即位的是襄宪王朱瞻墡,他才是明仁宗朱高炽的法统嫡子。

    只是襄宪王朱瞻墡不喜权势,并且就藩地方多年,拒绝了朝廷即位的要求,让位於景泰帝朱祁钰罢了。

    这也就是为什麽,景泰帝朱祁钰要对孙太后那麽敬畏,原因就在於他的法统来源,必须是其嫡母孙太后所立。後续为了增加自己的正统X,还让大同参将郭登,取得了明英宗朱祁镇的传位诏旨做背书。

    但哪怕如此,朱祁钰并非皇储的先天弊端,皇位也不是来自於自己父皇明宣宗的法统。

    这就导致了朱祁钰在君臣名分上,永远是上圣皇太后孙氏、太上皇帝朱祁镇的臣子,上下尊卑不能乱!

    无论何时何地,孙太后想要废除朱祁钰皇位,朱祁镇父子两想要复辟登基,都是符合礼法上的“程序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