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宗藩还未沦为大明一害之前,提前加以限制跟约束,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宗藩弊论》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段段入心,可为大明国策!

    商辂的附议,彷佛是惊醒了朝堂众人,各种议论声音在文华殿内轰然炸开。

    “沈阁老他是疯了吗,这种直指宗室的话语也敢说出来,不怕按照《皇明祖训》论斩?”

    “削藩这种事情可不能碰的啊,说不定就成了玩火。”

    “为了几十万两银子,沈忆宸至於整个宗藩弊论吗,他有几个脑袋去得罪大明宗亲?”

    “此疏一出,恐怕陛下都保不住他。”

    可能是此事太过於重大,殿内百官几乎是不加遮掩的议论,完全无视了在场的监察御史。这些话语同样传到了沈忆宸的耳中,他对於这些冷嘲热讽的言语,不过是一笑了之。

    长久以来,沈忆宸的热血、狂妄、豪迈、愤怒等等情绪,更多是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中宣泄着。朝廷中枢文武百官的视角中,他更像是一个少年老成的圆滑官员,从最初阿谀王振开始,再到抱住明英宗朱祁镇的大腿,最後又果断跳反拥立新君。

    这一步步走来,此子把权谋利益给彰显到极致,以至於为了上位担下弑君恶名都在所不惜。

    如果不是出镇边关带来的赫赫战功,恐怕沈忆宸早就已经声名狼藉,个人形象在官场跟百姓将士口中,朝着两个极端方向发展。

    但是这一次,沈忆宸没有提三尺之剑,仅靠着文人之笔,同样展现出了惊天动地的威力。并且这一次不夹杂着丝毫个人利益,完全是站在江山社稷的角度上,有着一GU破釜沉舟的气势抨击宗藩之论。

    读圣贤书成为大明魁首,要做的永远不是当一名腐儒,抱着那些礼法教条不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才是一名读书人,真正应该用毕生所学做的事情!

    沈忆宸来到这个世界後,很多时候选择顺从历史大势,没有掀起什麽波澜壮阔的变化。原因在於他心中很清楚,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想要改变历史cHa0流必须站在权力的巅峰,否则就是找Si。

    权如宋之王安石变法,明之张居正改革,就算站在了宰辅的位置上去变革,依旧是举步维艰。

    自己一个区区小官,去妄言改变世界,与笑话何异?

    可如今他终於可以踏出自己的第一步,哪怕依旧免不了朝堂百官的讥讽,但沈忆宸至少可以做到泰然自若,除了皇帝外没有几个人敢再当面呵斥,这就权力带来的改变!

    就在满堂喧嚣之际,又有一名绯袍大员站了出来,用着正气浩然的语气说道:“大明近来年天灾战乱不断,宗室弊端愈发严峻,百姓苛税之下可谓是苦不堪言。”

    “沈中堂此疏直击要害,惶惶之言振聋发聩,还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天下万民为重,革宗室之弊,佑万世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