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山坡上的骑军还在不断地冲下来,根本刹不住势头。

    顺坡冲锋一时爽,要逆着坡逃回去,可就难了。

    李夔从大宋定制的车用长矛,长度达到了一丈六尺。

    矛头是三棱长刃,又细又尖,长达两尺,其实就是神机铳刺刀的翻版。

    后面是用苏油在泾渭黄河沿岸广植的枣树、白蜡树做成的长柄。

    柄后还有一个用于配重的铁锤,如此长矛的重心就非常靠后,持握起来没有坠头之感,方便刺击。

    如林的枪阵掠过车阵后平倒下来,紧跟着队阵中响起有节奏的金属哨声,队伍渐渐变得密集而整齐,朝着前方人仰马翻的辽军杀去。

    无数被马匹压在身下,或者逃跑速度稍慢的辽军,根本没法与矛阵相抗,腰刀徒劳地挥舞两下,就被长长的三棱矛刃捅入身体,轻骑的皮甲抵挡不住凶猛的三刃矛,人如同被扎破的水袋一般鲜血狂涌。

    山上辽军见势不妙,纷纷冲下来接应。

    就在此时,李夔的车阵中又响起三声号炮,接着半空之上,爆出了三团红云。

    后方山谷当中鼓声大振,两支鞑靼骑军呼喊着杀了出来,他们似乎也非常害怕车阵,离得远远地饶了两个半圆,向溃逃的辽军冲了过来。

    只能说这一仗耶律张家奴将诈败之计演绎得非常完美,好在双方接触时间比较短暂,辽人只折损了因马匹受伤而无法奔逃的上千前锋,剩下的全都朝着来路逃了回去。

    李夔遣斥候远远地吊着他们,而主力开始打扫战场。

    乌古部头领于羽厥和敌烈部头领拔里古纵马来到枪阵之前,下马拜倒“军师神威,带着俺们又打了个大胜仗!”

    李夔摇头“这就是一场小接触而已,不算什么大胜。将那些伤马杀了,别让它们多受痛苦。”

    羽厥还有些不明白辽人的战马为何奔到车营之前便会纷纷折足,待到李夔将他领至一匹伤马边上,拨开地上的青草,羽厥这才发现草间有一个粗如拳头,深如小臂的小坑。

    再拨开几处草地,原来整个车营面山的一侧,全是这样的小坑,密密麻麻不计其数。

    羽厥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难怪太尉要求进攻时骑军需远离车阵一弩之地,这尼玛也太歹毒了……

    这样的陷阱区是专门对付骑兵的死地,马儿在奔跑的过程中,一旦蹄子踩进这样的小坑里,巨大的动能瞬间就会将马足折断。

    李夔能够在一夜之间变出这么多陷马洞,却是靠了一件工具——螺旋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