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宁夏得天独厚,高无烟煤的开采也不是什么难题,连炼焦厂都可以先行省略。

    加上巢谷之前备下的铁料,还有祁连山的石棉矿,石英砂,兰州第一铁厂很快就能投入使用了。

    第一炉钢炼了二十四小时才出了一万斤,小打小闹,还停留在当年冶州第一炉的水平。

    不过这批钢材的钢质极好,比西夏原来的青锋钢还要好。

    当年大宋工业开始展布,四通在全天下选矿的时候,只有西夏的煤矿铁矿最优良,当时是气得赵顼摔了东西的。

    听说苏油在西夏开始用新法炼钢了,赵顼要求一定要将钢材送到汴京城给他看一看。

    苏油当然不会这么没水平,于是按照天方大马士革刀的样式,加上于阗商人送来的和田白玉,加上宁夏本地的金银,给赵顼打造了两柄黑汗风格的骑刀和一柄汉剑。

    玉装剑,那就是装逼用的,但是赵顼很喜欢。

    六月,甲寅,监修国史王珪,上《两朝正史》一百二十卷。

    元丰改制前,大宋次相,兼职兼修国史。

    这是王珪履任首相后交卸工作成果。

    这本书本来比《仁英实录》记载的历史资料要多很多,但是书中假托仁宗诏旨,非寇准而是丁谓,时以为讥。

    乙卯,苏油录河西诸先儒后人姓名以进,考其文字,授为州学学正。

    并奏成立兰州理工学院,重修兴州文庙,增加学宫。

    诏从之。

    丙辰,诏:“自今事不以大小,并中书省取旨,门下省覆奏,尚书省施行。

    三省同得旨事,更不带三省字行出。”

    是日,蔡京上奏,中书省独取旨,事体太重。

    赵顼下诏:“三省体均,中书揆而议之,门下审而覆之,尚书承而行之;

    苟有不当,自可论奏,不当缘此以乱体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