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建筑则是一排排高两米的棚子,叫阴干房。

    像挂珠帘一样,密密麻麻的挂在棚下。

    加工方式与其说落后,不如说太天然了。

    就是一个字,晾。

    和吐鲁番加工葡萄干一样,只不过吐鲁番葡萄干的晾晒房有围墙,避免阳光直晒。

    而这边就只是棚子,避免淋雨就可以了。

    那些棚子下面,一串串的柿饼已开始挂霜。

    每个棚子前面,都站着一排排的农村妇女,正不厌其烦的一个一个捏着柿饼。

    富平柿饼的制作工艺,捏饼是个很重要的过程。。

    每一个柿饼,挂上绳子之后,至少得捏三次,才能定型。

    而捏的好坏,直接导致了里面的糖心能留住多少。

    晾晒分为40天,50天,60天。

    时间短,就软一些,新鲜一些。

    反之,则硬一些,甜一些,保质期长一些。

    而捏的这个过程,与其说考验的是技术,不如说考验的是耐心。

    一吨的量,就有两万多块饼。

    挨着捏三遍。

    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下来的。

    也只有这个年代的山民,能做到这个地步。

    看得范阳欣赏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