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位林先生是哪里人士,看样子不像香港人。”吴川的一位助手对着大使说道。

    吴川摇了摇头说道:“听不出口音,不过应该是和内地有些关系!”

    “是啊!听口音他像是内地人,可能是最近几年到了国外的出国人员!”另一人说道。

    吴川对着这人说道:“张参赞,看看能不能调查一下他,这样的人才对我们国家很有帮助!”

    张斌30岁左右,在大使馆任职经济参赞,像这样搜集经济情报的事情也是他的职责之内。听到吴川大使的吩咐他点了点头,把林强生的人名认真的记在了小本子上。

    大使馆的人见了林强生之后,回去写了一片洋洋洒洒的赞美文字,称赞中国汽车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日内瓦车展上大放异彩。

    这篇文章随后被传回了国内外交部,外交部相当重视,报告就到了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黄华的手里,然后黄华马上又把报告上交到了邓老的手中。

    黄华拿着瑞士传回来的报告,亲自递到了邓老的面前,笑着说道:“您看看这篇报告,下面出了个有趣的事嘞!”

    两个人是亲密的战友,是多年的老朋友,尤其在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与世界的来往,黄华和邓老很多时候都站到了一起,在邓老访问美国的时候,黄华也是重要的陪同人员,不是之一,是主要人员!

    “哦?把你高兴成这样,是啥子事哦?”邓老此时穿着一身灰色中山装正埋头于桌案上的文件。看到黄华进来面带笑容的递上一篇报告,于是感兴趣的问道。

    邓老双手举起文件,稍稍的离着眼睛远了些,看到标题上写着“中国轿车走出国门,走进日内瓦”,不由得认真了起来。

    刚看了一个开头。邓老惊讶了一下,连忙向黄华问道:“这是什么情况呀?你坐你坐!”

    黄华笑着坐在旁边的沙发上说道:“您看看就知道了,绝对是天大的喜事啊!”

    邓老已经在看了,眯着眼睛仔细的一行行观看,然后又看了一遍。

    报告上简短的回顾了滨城汽车厂的历史,然后是大篇幅的介绍此次日内瓦车展上这家汽车厂的两款轿车亮相在欧洲观众面前的情况,同时也报道了该厂出产的变速器产品受到了欧洲人欢迎的盛况。

    邓老一连看了几遍,放下报告看着黄华说道:“想不到这家汽车厂已经发展的这么好了!这就很好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我们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这家滨城汽车厂就做得很好嘛!我没有想到,这么快我们的轿车产品就能走出国门了,真是可喜可贺,大快人心啊!”邓老笑着说道。

    黄华点头道:“是啊,这也是我们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邓老想了想,说道:“今年计划要来一次南方之行,现在看来。有必要绕道先去滨城看看,就滨城汽车厂作为第一站吧!”

    黄华说道:“是啊。总理!有必要给下面的同志鼓鼓劲,再提振一下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