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尘莫及!

    “一旦微信支付分上线,意味着腾讯终于要补上科技金融里至关重要的一环……”

    “履约信用!”

    沈锋严肃道:“如果一年前还有人质疑微信小程序存在的必要性,那么如今小程序使用的便利性已将这种质疑彻底推翻。”

    “随着微信自有生态建立,小程序+公众号+支付已经形成完美的商业闭环。现阶段小马和老马的竞争,已经变成消费账单厚度的pk。”

    李南君点点头,支付分也好,信用分也好,参考维度就那么几项。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条件也差不多,能从政府拿到的数据,都差不多能拿到。

    这个时候就要拼谁家大数据更海量了。

    蚂蚁金服与微信在金融场景没有太大差异,前者优势在于数据底子和技术好,后者虽然坐拥全网第一大用户池,但弱项是缺乏金融履约数据。

    不得不说老马的远见卓识,提前五年布局,蚂蚁金服已经变成行业老大,就算张小龙牛逼,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赶上的差距。

    但账单厚度会随着应用场景的增加而积累起来,一方面支付宝新增用户见顶,目前只能增加用户使用频率和使用场景。

    另一方面独有的淘系电商数据,腾讯也在美团、拼多多以及微信商铺等电商平台上得到补充。

    打发走李南君,沈锋陷入沉思,华夏自古就是一个讲诚信的国家,吾日三省吾身,古人每天反省自己的三件事有两件关乎诚信:为人办事有没有尽力?与朋友相交守不守信用?

    但现代商业社会却变成一个缺乏科学的、人性的、智能的、安全的信用体系?

    七年前,马云给阿里巴巴出了这道难题,至今尚未破解。

    之所以叫阿里巴巴,芝麻开门是这个故事中最重要的魔法咒语。既可以打开四十大盗的藏宝山洞,也可以用来关掉藏宝山洞的洞口。

    老马认为阿里对社会的最大公益就是建立起解决网络交易诚信问题的信用体系,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一直想做的也非金融业务而是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

    信用等于财富!

    从b2b时期的诚信通开始,支付保到中小企业信用,再到淘宝、天猫的商家信用评价体系……

    早在11年,时任阿里集团秘书长花名郭靖的邵晓锋、阿里小微金融负责人花名孙权的胡晓明、阿里市场公关负责人王帅被老马叫到办公室。

    构想出信用体系在阿里的位置,云计算是最底层,上面一层是信用体系,在此基础上才是支付和更上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