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丘港,乃是接连长江与湘水的交汇处,沿巴丘北上不过旬日,便可奔至江陵,两地距离几乎是越发之近。

    这也是为何吕蒙两次率众取荆州,都能打荆州军一个措手不及了,实在是两地距离太近,吴军想要出兵偷袭荆州之地,太容易了。

    毕竟,巴丘不仅能沿水路快速奔赴江陵,沿湘水南下则可径直抵达长沙重城罗县、益阳等地。

    巴丘港,北连长江,南接湘水,乃战略之要地,只要占据此地,便能窥视整个荆南地区,封锁湘水与长江的联系。

    自从当初吴军赤壁破曹军,周郎率众攻荆州时,便早已将巴丘这等要地收入了囊中。

    虽然后面孙权借南郡于备,可巴丘、陆口这等战略要地,又有何处借了,依然牢牢掌控于掌中。

    说白了,借南郡就是孙权想借助刘备抵挡北面势力强盛的曹操,以缓解己方所面临的压力,可又担忧此举会坐视刘备集团做大,故而便将巴丘等地控于掌中,制衡荆州。

    不然,如若巴丘、陆口在手,荆州军又何惧于吴军的偷袭?

    巴丘、陆口并未掌控,便代表荆州军失去了战略缓冲之地,无法以长江、湘水控卫荆襄之地,不然,关羽又何至于沿江建造烽火台,监视下游吴军的东向。

    这一切根源,都是因吴军控制着荆州的命脉所在,不得已而为之!

    现在,吕蒙听闻巴丘将失守的消息,焉能不惧?

    巴丘一旦被夺,那荆州军便可反过来以此为宅基,步步蚕食着荆南数郡。

    荆南的水系较为奇特,以沅水、资水为主的支流最终都将汇入湘水当中,而湘水最为主要的源头地段便是洞庭湖。

    可恰巧洞庭湖便位于巴丘港之侧。

    简而言之便是,只需占据巴丘,便能彻底将荆南数郡封锁,将再无北上出长江的机会。

    对于荆州军而言,就算巴丘不取,倒还并不致命,毕竟还可以沿沅水北上,经油水与南郡取得联系。

    可巴丘如若被荆州军攻取,就算最终长沙郡还在吴军手中,也将无济于事!

    因为,出不了湘水,便将对南郡、武陵等郡失去了任何的攻略意义。

    反之,荆州军还能以此为重镇,屯驻兵马,时刻威慑着近在咫尺的长沙,让吴军整日提心吊打。

    正是苦苦思索,想通了巴丘城的战略意义,关平才会一直执着于突袭巴丘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