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她不仅将林母给她的钱全都藏起来,一分没给原主花,而且威胁原主不许告诉林母。

    林母来的时候,林杨氏还说她不珍惜粮食,将好好的米饭扣了一地。

    后来林母默不作声地将她带回家,再也没带原主去二婶家,还给她洗衣服,缝扣子。

    林母同样性格懦弱,不敢讨回公道,更不敢争辩,由于林父的缘故,天天在妯娌面前抬不起头。

    之后林父走了,家境每况愈下,林母开始带着她去乡间劳作。

    日头那么毒,林子怡本就瘦弱,在长期的重度劳作下极度营养不良,脸上枯黄,嘴唇上也都是干皮,浑身都是虚汗,衣服就没干过几天。

    以前林父偶尔回来几趟,不是要钱就是打骂母女俩。

    林父走了以后,她二婶一家继续上门讨债,家里能带走的带走,能砸完的都被砸完,林杨氏才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

    从原主残留的记忆中来看,林母曾经也是个中户人家的小姐,年少时鬼迷心窍跟了林父,不顾家人劝阻来到边关。

    甜蜜过一阵子,之后林父本性暴露,开始上青楼,喝花酒,天天赌博,边关的人性子烈,刀枪棍棒说上就上,林父往往欠下一屁股债,林母和孩子们便东躲西藏。

    那些人一言不合就挥刀子,偶尔她们见到欠债的被拖去砍掉小指,路上红的白的那些东西,就觉得触目惊心。

    有段时间,她们天天藏在地窖里,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惊得整夜睡不着。

    怕遇见债主,不敢上街买食物,只能去附近拔野菜吃。

    林母最终是扛不住,病入膏肓之际将两个小的托付给原主。

    估计也是实属无奈,林母死前仍不瞑目,也许是想到三个小的在她离开之后是肯定要吃苦的。

    原主很能吃苦,身子却守不住,那天在毒辣的日头下晕死过去。

    接着林子怡就穿过来了,睁眼便是那样破败的景象。

    骂骂咧咧的声音越来越近。

    那妇人已经口无遮拦,“这小婊/子,也就是随了她娘,能有点姿色。让她干活她也干不动,不如早早卖个好人家,咱家圆圆还需要娶媳妇呢。”

    男人被训狠了,只有唯唯诺诺应承的份,“就......就按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