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三幅仿画,清代钱维城的《流江重峦图》、宋初董源的《晴岚飞瀑图》、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余耀都见过。

    他当时,也是产生了一种感觉,进而判定三幅仿画皆出一人之手。

    这个人,自然就是何上善。

    如今,细查“十二生肖”,也有了“同源”的感觉。

    这十二生肖册页,应该就是出自何上善之手!

    只不过,其他三幅画,都是设色作品,这“十二生肖”是水墨作品;而且其他三幅都有明确的模仿对象,这册页上的水墨画,是在杂糅唐寅风格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作品。

    所以,余耀第一遍看,还不曾有感觉。

    直到上手之后,渐渐才有了体察。

    到最后,这种感觉越来越明确,那就可以判定了。

    所以余耀才会兴奋。因为照这么看,京华散人,应该就是何上善!

    如果是何上善,那本手抄本上的笔迹,和这册页上的题款笔迹不一致,就能说得通了。那本手抄本上的笔迹,就应该是何上善本来的笔迹,而且字数众多,也不好刻意改变。

    但这册页上的题款,何上善刻意改变笔迹,只因是伪造品!

    同时,从题写的“甚有意思”和落款“京华散人”来看,何上善伪造这本册页,未必是奔着出手去的,很可能是兴之所至,造来玩玩儿,自娱自乐。

    至于最后是怎么流出去的,这就不好判断了。不过,料想何上善在战争时期离开华夏去美国,或许会很匆忙,就连手抄本《文博轶事》都佚失了。也可能是留给了何以涤,是何以涤在辗转的过程中佚失的。

    不好判断,也很难追查。但不管怎么样,如果京华散人就是何上善,那么鬼眼门秘藏在华夏西南区域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想到这里,余耀不禁微微露出了笑容。何上善真是一代奇人,不仅高仿功力出奇,就连想法也都那么出奇。

    “小余先生看来有什么新发现了?”蔡老看着余耀的表情,瓮声瓮气地问了一句。

    余耀放下册页,抬起头来,转而又轻轻摇了摇头。

    他的所谓判定,其实是说不清楚的,因为不是具体证据,而是综合笔力、笔法、笔意所产生的感觉。

    这是顶级高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说白了,我就觉得是,你觉得不是,是因为你眼力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