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乡试会试都是要考三场,对于体力的消耗是巨大的。

    殿试只考一场,充分体量了考生的辛苦。

    对于宁修来说,接下里只要稳扎稳打,等到殿试来临即可

    转眼间便到了三月十五,殿试开考的日子。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新科贡士们便汇聚在紫禁城外等待礼部官员引领,进入宫中参加殿试。

    他们中有不少人是出自书香门第,对于这种大场面并不惧怕。但也有不少人出身寒门,临近入宫面色都变得惨白如纸。

    宁修和刘惟宁站在队伍正中,面色淡然。

    对于他们来说,目的早已达成,余下的便是履行完仪式罢了。

    三月的北京已经不那么寒冷,但清晨仍然带着丝丝凉意。

    众贡士都觉得有些许不适,盼望着可以早些入宫,这样走动起来也就不那么凉了。

    终于,礼部官员宣布众贡士入宫赴殿试。

    皇门大开,一众士子随着礼部官员鱼贯而入。

    他们脸上或多或少洋溢着喜悦,紫禁城对于他们大多数人来说都太陌生了。突然间看到如此金碧辉煌的处所自然让人心潮澎湃。

    那朱红色的宫墙,金黄色的琉璃瓦,斗拱飞檐都让他们血脉喷张。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这是他们的梦想。

    进了皇宫,道路两侧都立着内监。

    一些贡士好奇之下难免朝这些阉人望去。他们本以为阉人与他们有很大不同。

    但仔细看下来,发现阉人除了面白无须外与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分别,不由有些失望。

    明代的紫禁城很大,也分为外朝和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