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他的势力,威望,功劳,圣眷,手段,方方面面,李春芳都不是对手,唐毅入阁,就是事实上的次辅。

    相比起高拱,唐毅要难对付一万倍,想一想,老徐就头疼。

    不过唐毅再凶悍,相比起另一个对手,却显得小菜一碟。

    不管你多大的本事,入阁当辅,总要把位置坐热乎吧!所以一两年之内,还不用担心唐毅。

    可是有一伙人,却无时不刻,不给自己添麻烦!

    徐阁老最头疼的人是谁?没错,就是他掌控的那帮科道言官。

    自从战败了高拱之后,他们眼高于顶,独孤求败,把天下英雄都不放在眼里,皇帝和内廷诸珰不用说,杨博为的大九卿也被叮得满头包。到处树敌,到处惹麻烦。

    这还不要紧,这帮人竟然狂妄到什么事情都敢掺和,什么浑水都敢趟!

    小站马场,嘉靖钦赐下“天马”和“龙驹”的御笔,寄予厚望,盼着能练出强兵,横扫草原,一雪前耻。

    身为大明的辅,徐阶也未尝不想名留青史,能够消除边患,也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只是他老人家在乎,那些言官不在乎。他们满肚子的道理,什么仁君治国,在德不在险,大练骑兵,必定劳民伤财,靡费无度,且武夫当政,比之俺答,还要危险……

    这些理由徐阶当然也认同,可是有些话说说可以,但是一旦真的做了,还假手俺答,那个后果就太严重了,严重到他徐阶都承担不了。

    叛国投敌,里通外国,当世秦桧……想到这里,徐阶真想抽自己两个嘴巴子,当初怎么就没有想明白,非要把高拱逼走,要不然留着他,作为箭靶子,言官们也不至于暴走,局面也不至于不可收拾。

    唉!

    算计了一辈子,竟然出了这么一步臭棋,徐阶心灰意冷,看来自己是真的老了。

    “师相。”李春芳见徐阶迟迟不说话,低声提醒道。

    徐阶打了一个激灵,“唉,你怎么看?”

    “回师相,弟子以为此乃大胜,应当重赏。”

    徐阶当然知道不能不赏,可是赏谁,对方能不能满意,还有没有麻烦?

    “依弟子所见,谭纶指挥围攻俺答,运筹帷幄,当为大功,加兵部尚书,其余参战诸将,也都要加官厚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