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也遇上了不少的山匪草寇拦路打劫,这样的人方休在知否世界的时候就见多了。

    尤其是来到这个武侠世界后,这些人不减反增了,因为人性,得到武器的弱者只敢将手中的武器挥向更弱者。

    不过这样的人就算再多,最终的结果也都是沦为了方休的经验包。

    这些人的内力虽然品质杂驳,量也不大,但他们胜在人多,一个人不够,那就十个,百个,千个,蚂蚁多了也能充饥。

    也因为方休的这个举动,从大理赶往少林寺的路上,难得地安全了起来。

    不过也因为方休出手从不留下活口的原因,所以一路上方休的名声也并没有打出去,弄得一路的百姓还以为是朝廷的功劳。

    对此方休并不在意,他如今又不是侯爵了,这样的功劳对他来说毫无作用,而且若是宣扬了出去还会影响他如今的韬光养晦。

    “大师,在下聚贤庄游坦之,想借读贵宝寺佛经一观,还请大师应允。”

    此刻的方休哪还有之前在江湖上闯荡的那股杀气,慈眉善目的模样就像是一个大慈大悲的僧人一般。

    “阿弥陀佛,游施主客气了,聚贤庄在江湖中久负盛名,又与我少林寺比邻而居,施主心怀慈悲,诚心礼佛,自无不可,还请施主随我来。”

    聚贤庄在少林寺这样的名门贵派面前就是一只斑马站在了大象身旁,若不是聚贤庄离少林寺不远,平日里聚贤庄往少林寺送了不少的香火钱。

    方休想要这么简单的就去藏经阁借阅佛经怎么可能会这么轻松,哪怕方休想要看到的不是少林寺的武学功夫,也不可能。

    少林寺虽然说四大皆空,但是一路上方休看着繁华的少林寺实在是看不出哪里有一丝四大皆空的模样,客堂的座椅是名贵木材,会客的茶水也是精品。

    殿内的佛像金光闪烁,珠宝明亮的,随意弄下来一块也足够寺外的百姓几年的生活了。

    朱门有没有臭掉的酒肉,方休不清楚,但是在寺外绝对少不了冻死的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