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意思”郑锦伦眼前一亮:“从河中引入活水,穿堂而过,再结合排水防涝、树木灌溉,对了,宅子后面就是飞腾的封地,顺便把封地的水利也顺便做了,一举三得。”

    “是很有意思,来,郑叔,我们好好商量一下。”

    “好,商量。”郑锦伦满面笑容地说。

    从刚到元城的不屑、高傲,变得谦虚、平易近人,郑锦伦在短短几天内就有了质的改变,对郑鹏的印象,从一个运气好的“暴发户”变成可以商讨问题的伙伴。

    有时候,郑锦伦还不耻下问:

    “飞腾,你这个走廊真有趣,你真决定要这个造形?”

    “什么,这个亭子向外突出这么多,飞腾,就怕支力点不够。”

    “在大门设置机械,这会不会有点过份?”

    “可以啊,飞腾,房子还没修起,就设计了散热取暧,就是某也第一次看到这么有趣的想法,有意思有意思。”

    ......

    郑鹏经常有天马行空的想法,一开始感到不可思议,或无法完成,可郑鹏总有办法劝服郑锦伦,总有办法解决一个个问题。

    到了后面,郑鹏俨然一个设计师,而郑锦伦是打杂的,幸好郑锦伦没感到一点点不爽,反而跑得屁颠颠的,对他来说,这不是修筑一府普通的宅子,而是在完成一件令人难忘的作品,而郑鹏前卫、天马行空的想法一次次地颠覆郑锦伦的世界观、审美观。

    在郑鹏和郑锦伦的努力下,一座美观大方、漂亮实用的宅子慢慢地有了雏形,并不断完善......

    “张孝嵩回到哪了?”勤政务本楼内,李隆基埋头批着奏折,冷不妨问了一句。

    高力士马上恭恭敬敬地回道:“回大家的话,张御史已顺利撤回安西,他上奏折说,处理好西域的事务就会赴京,老奴猜测,不日却可动身。”

    李隆基放下手中的御笔,皱着眉头说:“现在才回到安西,朕不是早就让他撤军了吗?”

    大食多次上书称臣,纳贡谢罪,李隆基同意了,早在大半年前就下令撤军,怎么现在才回到安西。

    脚程太慢了吧。

    高力士解释道:“大家,长安到大食,路程遥远,军队在大食分开有些散,深入千里,连破百城,嘿嘿,想必斩获也很丰富,大批战利品需要处理和运送,时间久一些,倒也说得过去。”

    “哼,大食的女奴在长安三个月前就有售卖,的确斩获很多”李隆基冷哼一声,指了指桌面上的一堆作了标志的奏折说:“关于张孝嵩的弹劾的奏折也不少,又是战利品又是收受诸部落的好处,还在长安大肆送礼,力士,你收了多少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