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龙飞扯了这一大堆话,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要不是杨云知道底细,没准也得像其他人那样,花钱买了书还得感激这个偷书贼。

    “有劳杜兄费心,在下就等杜兄的好消息了。”杨云举手告辞。

    “好说好说,杨兄慢走。”

    第二天杜龙飞就带着书找到杨云。

    这种交易一向在书院附近的小胡同里,按杜龙飞的说法是避免嫌疑,县学书库确实也有规矩,不准把自己的书带进去。

    杜龙飞笑眯眯地递给杨云一本书,说道:“杨兄,幸不辱命,你看看,这本就是文规约选。”

    杨云眼睛一亮,接过书,打开翻阅。

    “不错不错……庆隆七年的版本,有沈大学士作的批注,是最好的一版。”

    杨云快速翻动着书页,很快找到了记忆中的一页,用手摩挲着念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咦!?”

    “怎么了?”杜龙飞问道。

    杨云的目光似笑非笑,杜龙飞本能感觉到有些不妙。

    “杜兄你真是神通广大,连书库里的书都能弄出来。”

    “怎么可能!?”

    杨云把书摊开,冲杜龙飞一摆,“你自己看吧。”

    书页上的一个印章,“静海县学”四个鲜红篆字赫然在目。

    “怎么会这样!”

    杜龙飞失声惊叫,全身的血液一下子涌到头顶,腿脚轻书库,此时无事一身轻,索性在街上闲逛起来。

    看见了一家“闲云”茶楼,进去找了个二楼临窗的位子,点了一壶清茶。

    二楼都是“静座”,小二轻手轻脚地上了茶,很快就退了下去。杨云抿了口茶,细细一品,虽然不是什么上等好茶,但却是今年刚采摘的明前新茶,有股淡淡的清香,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拿出从杜龙飞那里得来的《文规约选》,杨云忽然一乐,想起这本书还没有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