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天明看着房梁,开始了自己的思量,虽说易天明只有六岁,但生活的苦难让他比同岁的孩童要成熟多许。

    如今自己所求,无非是治愈母亲,可这件事的难度又是几何,毕竟连文老先生都无计可施,但文老先生确实是自己唯一的希望了。但若如果自己可以拜入文老先生门下,习得那一身神鬼莫测的医术,定然不会像这般面对母亲的病症毫无头绪了...

    不知不觉,易天明思考了许多,没多久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梦里,易天明医术无双,不仅治愈了母亲,还悬壶济世,成了一代名医,誉响整个赵国...

    接下来的三天里,易天明依旧不能下床,但脸色越来越好,每天由文中元送来吃食和药汤,文中元每天采药煎药,倒也真算是尽心尽力了。

    期间村长带着几个村民来过看望天明,易天明自然是感怀于心,也不知该如何表达。同时村长也告诉易天明其母亲有人照顾,自己只需要跟着文先生好好养病就好。

    村长回去后,易天明自然又是自己一个人躺在西屋,文中元断然不会主动去和一个小孩童聊什么。

    这天清晨,易天明从床铺上艰难地翻坐了起来,然后双足履地,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估算着文老先生送来早饭的时间。

    不多时,文中元带着早饭径直推门而入,双目一凝,看着地上跪拜着的易天明。

    易天明早几天前就已经下定好了决心,怎么也要拜得文老先生为师的。

    “文老先生对小子有救命之恩,更甚再造,小子无以为报,愿奉文老先生为师,以伺候孝敬您老人家,小子诚心诚意,望文老先生成全。”

    这已经把易天明小时候母亲教与的所有上得了台面的词字都用上了。

    文中元先是一愣,没想到这臭小子来这一出,稚气未脱的样子倒也真是有趣,不过收徒对文中元来说可是大事,正想开口拒绝。

    但不知出于什么思量,也许是侥幸的想法吧,文中元眯着眼仔细打量着身前这个瘦弱黝黑的少年。

    易天明被文中元这么一打量,那也是心里直犯嘀咕,好在没持续多久,文中元似乎也下了决定,微微一点头。

    “好!见你孝心可嘉,老夫就收你这个徒弟,能不能学得老夫半点本事,就看你个人的造化了。”

    “当真?文老先生真愿意收小子为徒!”

    “莫非你小子还不愿意了!”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师父,请受徒儿一拜!”

    说罢,易天明就真真切切地用脑袋往地上撞去,文中元并未阻止,而是看着俯首磕头的易天明,心里不知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