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常理、非我仁德,君者当疏远心中喜恶、事事秉理而行。

    只有我分得清因果是非,国朝才能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魏皇既然将周元视为储君重臣,自然愿意与他道明大魏法度。

    好让他知晓大魏内治有度、外御有威,是一个值得守护的国家。

    周元见过楚、梁、虞三国之貌,相比之下大魏无楚之分裂、梁之杂乱、虞之老态,多有兴盛之相。

    这也是他为何愿意寻魏国合作的原因,与其自建自筹烦劳琐事,不如相互合作各得其利。

    至于拒绝联姻的原因倒也不复杂,他势力已成于四国水族皆有尊位,不必委屈自己接受他人安排。

    若真想得相知伴侣,也当自己去寻去见,如此才会如谭越故事般互敬求道、不忘不弃。

    “周将军得清源道赐福而归京,当是有何事教我。

    还请将军直言,掌门之位有何贵,可能兴清源道以助大魏国运。”

    “当有几分助力,我得掌门之位有监院、传教、传法之权。

    其中监院可任命下属、清理弟子,传教可招募道人,得清灵道心之妙、道蕴显法之利、玄门回返之便。

    传法可授门人清源两法四术,待其修为圆满可推入妙道清源观晋修丹法。”

    “这···,天下竟有此等尊位,将军真乃福德昌盛之士。”

    魏皇不明掌门之权时想了很多种可能,却不曾想掌门之位竟能如此全面。

    如此一来,周元便相当于承接了清源道脉,可布道天下、兴盛清源道。

    相比于魏皇与岐王的震惊,李思则是满心苦涩。

    周元未有传道之实却得其位,他操劳偃山清源观多年不得垂怜,当真是遗憾难舒。

    “我今日始知疯魔院痴道人之哀,非他们荒谬不堪,实乃求之不得真亦为假。

    道兄可留几个名额于他们,好教他们知晓蹉跎岁月虽不见道途,但清源道确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