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真够见外的。

    “朱老板若真有此意,事情倒有的商量,只是不知朱老板想如何谈,谈些什么。”

    白银的确胜过粮食,大明朝缺银,这些年外贸换回的也都是银两。

    即便如此,银两仍旧短缺。

    “小人诚心诚意,还望方大人明鉴。”

    “如今市面上最便宜的粮食也要两百文一斤,一两银子换五斤,两万斤粮食也就四千两银子。”

    朱寿算盘打得精,这点难不倒他。

    但这两百文一斤的粮食,确实不便宜,河南未受灾前,最便宜的粮食也就五十文一斤。

    “四千两太少,在河南大灾中掀不起波澜。朱老板家财万贯,若真心支持允炆殿下,自当表露诚意。”

    机会当前,方孝孺自然想狠狠敲朱寿一笔,报旧仇雪新恨。

    朱寿心里清楚,区区四千两就想打发方孝孺,简直做梦。这不是打发乞丐呢。

    “方大人所言极是,四千两确是少了,但如果……是四万两呢?”

    朱寿微笑着询问,显得胸有成竹。

    四万两不是小数目,国库先前的储备也不过十几万两,这足以解国库乃至朱元璋的燃眉之急。

    “四万两,朱老板若能拿出四万两,先前之事,老夫既往不咎。”

    银子面前,何须面子!

    方孝孺或许不在意银子,但他深知这些银子对方、对允炆的重要性!

    “方大人果然是爽快人,既然如此,便劳烦方大人在殿下跟前美言几句了。”

    “老甲,你立刻带人取四万两来交给方大人,越快越好!”

    朱寿吩咐着,好似谈论无关紧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