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梅也说道:“奶奶,我也想去,要不星期天去吧?我不上学,到时候咱们一起去。”

    她虽然没见过弟弟说的苏阿姨,但她知道那是弟弟的救命恩人。

    又听弟弟说苏阿姨家里很好玩,还有秋千,所以她向往很久了。

    常老太给孙子孙女各夹了一块肉,“春梅,光明,这么厚的雪,没办法骑自行车,等天气好了奶奶再带你们去,这段时间就在大院玩吧。”

    常春梅立刻出主意,“奶奶,咱们可以走路啊,还可以坐爬犁,我有几个同学就是农村的,他们每天都坐爬犁上下学,有时候还滑雪橇呢,可好玩了。”

    常春梅今年八岁,小姑娘活泼好动,性格像个男孩子。

    经常和县委大院的小孩到处窜,哪里有好玩的她都一清二楚。

    “春梅,你那些同学都是县城附近的,走路过来也方便。可你们苏阿姨住在三花大队,离县城有些远,走过去要很久。”

    李小娥笑着哄闺女和儿子,“等天暖和了,再让奶奶带你们去苏阿姨家里玩。”

    两个孩子虽然活泼好动,但都很懂事,听妈妈这样说,都乖乖的点头。

    常老太和李小娥婆媳俩又说起苏写秋。

    常老太夸赞,“苏同志真是个好姑娘,他爱人也很不错,个子高高的,长的又俊,性格沉稳不张扬,还很会说话,两口子可般配了。”

    李小娥没见过韩振宇,但想起上次他们去,苏写秋和人打架时的模样,就忍不住想笑。

    她对常老太说:“小苏是个好姑娘,看她对两个孩子的态度就知道人品错不了。但人也确实厉害,不光会打架,那小嘴怼人的时候像刀子一样。”

    常老太笑着点了下头,又感叹道:“苏同志是来这边插队的知青,他爱人又经常出差。她一个女同志带两个孩子,后婆婆一家还经常欺负她,如果不厉害一点,那日子可真没法过了。”

    “娘说的对,那样的家庭,是得厉害一点。”

    李小娥看儿子吃饱了,给他擦了擦嘴,又和常老太闲聊。

    “不过苏同志现在过的也不差,家里盖了大瓦房。她爱人又是机械厂的正式工,一个月怎么也得有三四十块钱,足够一个家里开销了,苏同志又能干,往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一直没说话的常副县长,这时候插了句嘴,“那苏同志的爱人在机械厂上班?”

    “对,她爱人是机械厂的司机,经常出差,家里全靠小苏。我上次去的时候见了一面,小伙子可排场了,对小苏也好,那天的饭都是他一个人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