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J.P.摩根公司与大通曼哈顿银行合并成立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有趣的是,大通银行曾经是洛克菲勒家族财团的金融业务平台,此后又经过几次并购。

    在这一次的次贷危机中,摩根大通不仅经受住了次贷危机的考验,而且趁机低价兼并贝尔斯登……

    后面,他们还将兼并破产的华盛顿互惠公司,成为这场金融风暴中的赢家。

    2004年,摩根大通的资产总额1.12万亿美元,仅次于花旗集团的1.19万亿美元。

    而在巴伦前世,到了2009年,摩根大通的资产突破两万亿美元反超花旗两千亿美元。

    其投资银行业务追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成为华尔街最大承销商。

    是的,这一次的次贷危机中,许多破产的银行和投行,会成为其他“秃鹫”们的食物,但这些“秃鹫”们,对于猎食也会量力而行。

    因为并非盲目的扩大规模就能够增加盈利,在此前和之后的大公司并购案中,因为重组失利从而导致破产的事情,也占据不小的比例。

    因此巴伦这一次同包括摩根大通在内的这些在次贷危机中依然保留有力量的华尔街资本们会面,目的就是进入到他们的行列之中,并且同他们保持默契,从而避免在“分食”中产生矛盾。

    为什么最终是摩根大通收购了贝尔斯登,不只是他们的实力足够,另外也是贝尔斯登的业务更适合摩根大通进行兼并。

    如果对方的许多业务都同自己有所重合,那么收购并非是最好的选择。

    放在巴伦这里也是一样的,他不可能说将这些在次贷危机中陷入困境的“肥肉”们全部吞下,一方面资金没有那么多,另一方面,这样也会引起其他华尔街巨头的不满,而且令标准渣打银行短期内太过于膨胀,也容易埋下许多隐患。

    他同那些其他的资本巨头之间,是需要既竞争,又合作的一种状态,彼此之间保留一定的默契。

    ……

    “《钢铁侠》的成功让漫威影业非常的振奋,接下来他们将立刻开始筹拍《钢铁侠》的第二部以及另外一部角色电影《雷神》……”

    听到蓝谷资本CEO安妮卡·道森的话,巴伦并没有出言反对——这本身就是在他的提议下做出的一些改变。

    本来最初的时候,漫威影业是准备同时开拍《钢铁侠》和绿巨人电影《无敌浩克》,但巴伦知道,在前世的时候,《无敌浩克》的表现并不好,因此就否决了这部电影的计划,而是改成了另外一部电影《雷神》。

    但在谨慎之下,漫威影业的CEO凯文·费奇还是决定等到《钢铁侠》第一部电影上映之后,看到反响再开启《雷神》这部电影。

    结果在今年的4月份,《钢铁侠》终于开始了全球的上映,这其中,也包括华夏地区。

    结果这部本来并不被人看好的漫威电影,一经推出之后,首映周末就在北美拿下了1.007亿美元票房——凭借这一足以令人乍舌的成绩,这部影片当仁不让地坐上北美票房排行榜的头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