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大汉呀……

    刘协心思浮动,百感交集,但却还是很难踏出这一步,于是缓缓问道:“曹卿家,朕尚且年幼,恐不能万全。”

    “陛下请尽管吩咐,臣自会小心翼翼的听取,并百般思索后,进言更正。再说了,陛下怎会有错呢?”曹操直接了当的说道。

    舒服……

    刘协只感觉曹操这番话,实在是舒心不已。

    “朕觉得,淮南袁公属袁氏的嫡子,其家族深受皇恩,应该不会篡汉自立,这关系到家族百年的清誉,他怎敢如此……”刘协略有阻塞的讲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

    当年辅政的几位三公之中,袁氏的袁隗便是自己年幼时的老师。

    他颇有风骨,不曾向董卓低头,屡次在朝堂上争辩,后因袁绍在外起兵,被董卓杀了全家。

    但恩情,刘协还是记在心里,他觉得此刻曹操虽然说有军报,但或许只是表面查探,个中缘由并不知晓。

    万一袁术是为了保境安民,不得已才这样做呢?

    “嗯,陛下宅心仁厚,令人欣喜,臣知道了。”

    曹操拱手而拜,不再多言。

    刘协有点惧怕,他看曹操的脸色不太好,在长安他已经习惯了察言观色,现在心里又紧张起来。

    不确定的问道:“曹爱卿,可是觉得朕,心慈手软,不辨忠奸?”

    “回禀陛下,臣只觉得陛下仁厚,凡事所思皆是仁德的一面,这是好事,为君者得仁,便可德行散于海内,令百姓拥戴追随,以此明君之资。”

    “那,那曹爱卿觉得这事,如果是一位明君,会如何处置?”

    曹操展颜一笑,道:“嗯,臣认为,一位明君不会贸然处置,但也会纠察原委,应当以诏书下发扬州袁术,命其送太傅、侍中持节回许都复命。”

    “若是他不肯,则事必有妖;若是他送回来了,那直接问询他们便是。”

    “他们在扬州若受威委屈,必定不会受袁术威胁,回来将之罪行公之于众。”

    “好啊……”刘协点了点头,的确是这个道理,曹爱卿处事得当,计策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