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治京廷,已经把京廷弄的乌七八糟。若再治地方,地方也将不得安宁!”

    入夜,刘瑾府邸。

    兵部尚书刘宇来到了刘瑾的书房,他的手中捧着一个花瓶。这花瓶的做工着实一般,甚至连官窑都不是。

    刘瑾心知肚明,刘宇这是来给他送“雅贿”了。

    刘宇将花瓶放在桌上:“刘公公,这花瓶是下官从景德镇的制瓷大师手中买来的,极为难得,特来献给刘公公。”

    刘瑾拿起来把玩了下:“哦,果然是价值连城的好货色。”

    说话这话,刘瑾便将花瓶放在了桌上。

    刘宇笑道:“刘公公一过手,这花瓶如今已是您的了。可下官对此物喜欢得紧。现在后悔了,想跟您买回来。”

    刘瑾不动声色的说:“哦?我不好夺人所爱,就再卖给你吧。”

    刘宇从袖中掏出了一叠银票,放在桌上。

    刘瑾拿起银票粗略一翻,心中惊愕不已:每一张都是十万两面额?

    他仔细一数,一共十五张,总数竟达一百五十万两!

    要知道,大明税赋分为实物税与货币税两种,实物税占大头,货币税占小头。去年一年,朝廷的货币税收入不过三百万两白银。

    刘宇送这一回礼,等于太仓国库半年的现银收入?

    这是刘瑾自得势后,收得最重的一份礼!

    刘瑾问:“你这是?”

    刘宇答:“下官听说不日王鏊便将致仕。内阁只剩首辅、次辅,无阁员。这不合太宗爷所定内阁规制。”

    “下官不才,愿为刘公公分忧!斗胆向刘公公讨这个差事。”

    刘瑾明白了,刘宇是打算用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买个阁员当当。

    要说买官的大手笔,刘宇在弘治、正德两朝堪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