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氏不用说,贾琏也明白这话里的意思,必是王熙凤对女儿做了安排。他也是风月场里的过客,自然也知道那里赎人的价钱。

    他一把拉起王狗儿,认真回了一礼,“王兄,我这一去,不知前路如何,孤女愚钝,孩子有了错处,还望您大人大量,原谅则个。”

    王狗儿嘴里说着“这可使不得。”手里还着贾琏的礼。

    贾政,贾赦,贾珍,贾蓉,在不远的囚车上,看到贾琏反应,听到这几句话,心里悔恨的要死。

    巧姐儿那可是荣国府里长房长孙的嫡长女,如今也只配个乡野小子。

    “巧姐儿,去给你爷爷伯伯,磕两个头,板儿也一道磕了吧。”

    贾琏说完,似还有话对老刘氏说,巧姐儿没想到还会有这一节,她再不通这古代的礼数,也明白的,板儿这两个头磕下去,那可是在道义上坐实贾家女婿的身份了。

    “去吧,也让他们高兴些。”贾琏这句话说得唏嘘。

    巧姐儿懂了,这便宜爹爹也是怕这几位总有人有去无回。

    “大哥,咱姥姥和伯母做的衣裳鞋子给爷爷的拿上。”巧姐儿看板儿一脸复杂的看她,她也给出了回应。

    板儿似松了一口气,兄妹俩拿着给贾赦贾政准备的衣物就去送到囚车前,每个囚车前并排磕了三个头。

    “二爷,您放心,二奶奶虽那般说着,咱们也不想着委屈孩子,巧姐儿将来有想法,咱们尽力给找户富余人家。”

    老刘氏嘴里说着,手里把给贾琏的包袱递给他,小声道:“二爷,那双黑色的单鞋里,有咱们缝里的五十两银票。”

    贾琏一愣,下意识接在手里,心里感动,点点头,“老婶子,二奶奶定了的事儿,我这也是定了的。莫再把巧姐儿交给别家,咱们只放心你们。”

    巧姐儿转身回来,从板儿手里拿过最后一个包袱,一个不一样儿色的包袱,向便宜爹贾琏走去。老刘氏一家三口回到不远处的马车旁儿,给父女俩一个说话机会。

    巧姐儿双手环抱着贾琏腰,仰着哭红的眼,小声儿说道:“那双蓝色棉鞋,能看不能穿。”

    贾琏一愣,巧姐儿做着银子的口型,贾琏“嗯”了一声儿,巧姐儿放心了,看贾琏的眼神儿,应该是明白自己的意思了。

    “爹爹,我妈妈死了,我就只有你,你要回来。”巧姐儿这句话放开了音量,这才是父女送别的常态不是吗?

    贾琏眼里都是泪,自己成婚十余年,就得了这么一个姐儿,再不重视,也比别家儿的孩子看重些个。

    “大哥,咱们一起给我爹爹磕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