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红绸蒙着,由太宰亲自举荐的祥瑞,那是要上史书的,轻易不敢糊弄人。

    叫做大瑞。

    至于那块肥皂和肥皂的方子,更多的是陈家献的宝物,算是感谢朝廷对陈家的看重。

    只能算到杂瑞一项目里,虽然赵桓知道三酸两碱的意义,但是显然李纲不清楚它的意义。

    陈子美老是担心陈子美的出身,影响他的仕途。

    这才是亲爹啊。

    赵桓看了一眼艮岳宫,赵佶这种坑儿子的货色,才是世间少有。

    “拉开吧。”赵桓笑着说道。

    李纲缓缓的拉开了一个红绸,一个木制的织布机,出现在了赵桓的面前。

    赵桓走到了织布机的面前,转动这手摇的摇杆,齿轮之声响起,梭子在其中不断的穿行,而线锭开始了飞快的旋转。

    李清照指点着赵桓使用织布机织布,还纠正了赵桓几个可能会受伤的动作。

    赵桓摇了一会儿,放下了手中的摇杆,拿起了织造出来的布问道:“李大家,这布成色如何?朕不懂这个,就觉得挺密的,应该算是不错吧。”

    李清照笑着说道:“回官家的话,这布料可以说是数年的老织工织出来的成色了,质量上乘。”

    李纲向前走了一步,指着织布机上的梭子说道:“官家,这织布机看似平平无奇,其中的奥妙就在这梭子上了。”

    “这梭子两边都有弹簧,这样一台织布机原来需要三个人,一个人压板,两个人推梭子,就变成了一个人可以织布了。”

    “而且所织的布更宽。这也是最近李师师在大同收羊毛,毛纱、棉纱增多,臣就寻思着,怎么才能用官家传下来的机械,提高下大宋的织布的速度。”

    “臣研究了很久,就发现出现在这梭子上,最费人工。就做了这么个梭子。”

    赵桓连连点头,看了一眼李纲,再看了一眼李清照说道:“这织布机才是你们说商部都统筹完的底气吧!”

    “什么都瞒不住官家。”李清照点了点头,看着官家暗暗出神。

    一年不见,官家这处理政务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倒是越来越像个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