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海说了一声谢谢。

    这一世,李云海虽然没能和沈秀兰成为夫妻,但他肯定会比前世更好的照顾这个女人。

    省里几家高校派来的大学实习生相继到达,各自安排到了合适的岗位。

    这次来实习的应届毕业生,有80多个人。

    李云海的目标是留下一半。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包分配,并不是后世的双向选择。

    李云海要想留住这些大学生,还得费一番功夫。

    随着公司正规化建设的开始,划分部门、明确分工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而有了部门就得有负责人,提干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

    李云海和几个副总商量,制定出一个内部晋升的梯级结构。

    这个结构是一个金字塔形状。

    部队、体制内,都是采用这种结构。

    金字塔式的升级体系有一个天然的优势,能够让成员形成一种由下向上的挤压力。这种人为的竞争结构,会强化所有成员对结构本身的崇拜,并滋生出优越感。

    比如说,老师任命成绩好的学生为班干部,班干部的满足感并非来自老师的信任,而是来源于从群体之中脱颖而出的优越感。

    即便处于金字塔尖的老师换了人,所有成员对金字塔本身的认同感依然强烈。这种秩序和忠诚就是结构内在的约束力。

    李云海把这套嫁接到了企业管理。

    金字塔型的竞争结构,不断强化内部的一致性,让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含金量持续升高,最终形成:同一个目标,同一种主张,同一套规范,最终强化到说一即一的执行。

    为了进一步强化金字塔结构内部成员的自我约束,还会人为增加等级,并按等级分配利益。它不仅仅强化各层级对组织结构的忠诚,同时刺激成员自下而上的竞争愿望。

    薪酬和级别挂钩,从1级到23级,22级以上为高级别BOSS、股东等人。

    因为分工的不同,四海集团内部的员工,主要分为管理岗位和专业岗位。

    像沈秀兰、赵金平、蒋志军等人都属于管理岗位。